上外新闻> 特稿> 正文

上外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重大事件】 2025-09-03 作者 / SISU 来源 / SISU

语言切换
  • 0903图一.jpg

  • 0903图二.jpg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上海外国语大学组织师生以多种方式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岩松等校领导与在校师生,在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集中观看直播,一同沉浸式感受这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盛会。

校党委副书记 校长 李岩松: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场盛会不仅是对3500万抗战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有力动员。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在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外语院校更好促进世界各国民心相通,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国家队”,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大力弘扬伟大爱国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紧密结合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扎实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统筹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时代新人,以实干担当奋力书写“教育强国、上外有为”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皮凡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纪念大会现场气氛庄严而热烈,我们一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历史表明,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上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大思政课,高质量推进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从伟大胜利中汲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力量。

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 姚君君: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深受震撼、鼓舞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宣示回顾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阅兵式充分展现了国力军力和新时代国防军队建设成就,令人倍感振奋与自豪。回望14年浴火抗战,胜利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无畏牺牲,革命先烈永载史册。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我将坚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本职岗位,以实干实绩为教育强国、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学生工作部(处)长 王一林:2025年9月3日,学校组织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意义极其重大。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铭记先辈英烈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举,正是为了激励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将振兴中华融入我们的血液,让我们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不畏险阻,坚定信念,昂首阔步开创新纪元,走向新胜利!我们相信,上外学子将继续坚守中国立场,开拓国际视野,在未来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校友会、基金会秘书长 王会花: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抗战历史、深切缅怀先烈,并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盛大的阅兵式上,现代化的军兵种、装备、梯队一一亮相,全方位展示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强大的军队和国防,保卫祖国和人民,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底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定将此次大会精神融入工作实践,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党委书记 章玉贵: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国家今天的和平和繁荣,是无数革命先烈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是胸怀国家使命和人民福祉并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的。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以更具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与领导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 葛忆翔:站在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交汇处,我们以最庄严的姿态缅怀先烈。阅兵式上45个方(梯)队的铿锵步伐,踏响强军征程的壮美乐章,仿佛跨越八十载时光长河,与抗战英烈的呐喊交相辉映。从功勋战旗的沧桑到新型装备的震撼亮相,从老部队的荣光到现代化军队的英姿飒爽,无不彰显着一个民族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责任,努力在外语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国际交流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智慧。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吴瑛: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我们对历史的深切回望和崇高致敬。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要引导青年一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鹏:胜利日阅兵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信心,为民族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人民军队建设迈上新高度,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作为上外人我们会奋发有为,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纪念历史是为了创造新的历史!历史上我们取得艰苦卓绝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必将在未来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东方语学院青年教师 宁艺:今年不仅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亦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彰显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万隆会议则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两者均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共同抵制了霸权国家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它所达成的共识,是追求和平的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高校教育者应树立全球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担当意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英语学院翻译(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2023级本科生 钟欣颖: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一名语言专业学子,我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牢记抗战胜利的深刻启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学生骨干的奋斗坐标;立足本职岗位,在思想引领、学风促进、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等一线工作中挺膺担当,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向世界讲好抗战故事,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法学院法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队成员 沈乐妍:作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后,让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80年前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今日威武之军队和富强之中国,时刻激励着我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西部讲堂上,我全心回应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美践行!

国际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 贺婷洁: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守护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荣光,更要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以所学所长筑牢强国根基。作为“英语+教育学”专业的学子,我深感自己的所学所悟,正是传承抗战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桥梁与基石。未来,我愿以语言为桥,在更多活动中讲述中国的抗战历史、发展成就,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理念;更愿以教育为责,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与坚韧意志,融入学生工作和教学实践,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成为可感、可学、可践行的成长养分。愿将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在新征程上奋力赢得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胜利与荣光!

高级翻译学院朝鲜语口译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 尹桢渊:作为一名上外的青年学子,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更应坚定信念,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媒,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用精准的译介传播中国声音,用生动的笔触阐释中国理念,以实际行动搭建友谊与理解的桥梁,参与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语言科学研究院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 孔莎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的环境,我们更应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加强思政学习,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让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自己前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行动指南。我将带着这份感动与责任,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初审 / 胡语烊 编校 / SISU 责任编辑 / 吴琼